27 吳念庭 青春第二課讀後感

人生是一所學校,也是一門功課。我們在每一個階段都學習到了不同的知識,這本書的名稱吸引了我,我很好奇為甚麼是「第二課」,原來是因為「第一課」是教育單位將國、高中生準備的課,「第二課」則是關於青春的知識。

   這本故事中分了八輯,第一輯中我最喜歡故事是「因為無聊,所以豐富」,故事中敘述史匹柏能成為知名大導演是因為小時候居住在郊外,生活無奇,要自己創造樂趣,他為了打發無聊而學攝影,我們也要試著在無聊中,找到自己的樂趣唷!第二輯中我最深刻的一篇是「她做到了,因為她敢」,故事主角鄧肯愛跳舞,雖然她家境清寒但她還是努力不放棄的練舞,成為了現代舞的開路先鋒,讓我領悟到了勇氣是讓所有優點攀爬的階梯。

   在輯三中,令我最難忘的是「他走進了笨蛋樂園」,邱吉爾小時候雖然成績不好,不過他找到自己的興趣後,卻成功了!讓我體會到很多人不是笨,而是沒興趣或沒心情學習,所以要將笨蛋說出口前要先想一想!在輯四中,我喜歡一則「跑得最快的女人」的故事,故事訴說蔚瑪˙魯道芙從小就體弱多病,還要用拐杖才能走路,可是經過努力復健後,他不但可以自行走路,還可以跑步,更成了一位優秀的運動員,味吉爾曾說:「他們能,因為他們相信自己能!」

   在輯五中,有一則「被合唱團拒於門外的歌手」的故事,艾維斯.普里斯萊從小就喜歡唱歌,美國有分白人、黑人音樂,他是位白人,但他喜歡黑人音樂,所以受到了大家的打擊,他到處演講,消除了種族偏見,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,只有不斷的接納、嘗試中,我們才會發現新可能。在輯六中,我最喜歡的一則故事是「大隻雞慢啼」,主角王建民小時候就喜歡運動,國中開始練棒球,很多運動員都好動而毛躁,但他卻沉默寡言,而且有各平靜的心,一直默默的練球,最後終於成為國家代表隊!伊索在說了龜兔賽跑的寓言故事後說:「緩慢而穩定,贏得賽跑,所謂欲速則不達」,這個強調速度的年代,我們要以寧靜的心去「慢工出細活。」

   在輯七中,我最喜歡的故事是「自我管理的筆記本」,原本故事中的主角成績很差,但透過自己擬定的讀書計畫跟時間表,他的成績就進不了許多,他就是現代管理學之父-彼得.杜拉克,根據個人條件訂出目標,並定期追蹤、檢討,拉凱恩曾說:「沒有計劃就是失敗,人生很多項目都需要目標管理。」在輯八中,我喜歡一則故事是「台上一分鐘,台下十年功」。本來只是作業餘魔術師的劉謙,因小時候的興趣和不斷努力,後來成為專業魔術師,所謂台上一分鐘,台下十年功,只有不嫌麻煩的反覆苦練,才能有出神入化的技巧。贏,不是靠運氣,而是靠準備。路是人走出來的,但準備充分的人走得更自在、也更遠。

   這本書裡的九十六個故事都讓我學習到了關於青春不同的知識,每個故事都讓我回味過了一遍又一遍,我選了八個故事寫了心得,但其實全部故事都令我印象深刻、回味無窮呢!